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為何我的孩子會發生側彎?孩子的側彎會不會惡化?側彎會不會以每個月多少度的方式,一直惡化下去?我想上述這些問題,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只要是在青春發育期,這些都有可能發生,但也有可能不會發生,所以先不要自己嚇自己,一直想著側彎會馬上惡化。
改變姿勢是脊椎側彎矯正的最重要步驟
一般來說,不明原因性脊椎側彎並不是姿勢不良造成,但姿勢不良絕對會是側彎惡化的重要因素,所以先改變孩子的不良姿勢,是預防側彎惡化的步驟之一,有許多人都忽略了這點的重要性,所以會問:吊單槓、游泳、整脊、整骨、推拿對側彎有沒有幫助?如果這些治療能改變您使用身體的姿勢,對側彎就會有幫助,不過很可惜的,上述這些治療對於姿勢,沒有太大幫助,就算有,也只是暫時的效果,無法長久維持。就臨床上觀察,大部份青春期的脊椎側彎度數,是非常容易受姿勢的影響,只要姿勢站不好,側彎度數會立即增加,反之,只要將姿勢調整到更好的位置,側彎度數會立即改善。
背架矯正的成效~維持現有的側彎度數
有人問到穿著背架總有效果吧!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研究資料都顯示背架可阻止側彎的惡化,至於有效矯正側彎度數,仍有很大的疑問,但有家長提到在網路上有看到有很多穿著背架成功的例子,但卻沒有去看這些成功例子背後是否有其盲點存在。例如是否長時間追蹤這些患者,大部份的人只會給大家看成功進步的部份,後來這些患者的度數是否能一直維持下去,才是側彎矯正的重點。如果無法維持住矯正後的成果,也要能找到問題出在哪裡,並試著解決問題。
如何檢驗背架矯正的效果
再來要了解這些進步的患者,是脫下背架多久後拍攝X光片?脫下後馬上拍?脫下後隔幾天拍?大部份在台灣接受背架治療,所看到X光片的成效幾乎都不超過一天,沒有背架廠商會要求側彎患者,不穿背架多天後,再拍X光片,因為背架只能以被動的方式將身體固定,並非患者本身自行做出來的動作,所以移除背架後,這種矯正的效果將隨著時間消失,最好的情況下背架只能維持側彎的角度,無法永久降低側彎度數。穿著背架後側彎度數仍持續惡化、或回到原本狀態的例子:
圖一為24歲男性,穿著背架時間由國二穿到大二,每天長時間穿著背架,由於我們沒有他最原始的X光片,所得到的資訊皆由該個案口述獲得,他認為穿著背架並沒有改善或維持住他的側彎度數,由姿勢上來看仍有明顯的不對稱,他的脊椎也十分僵硬且被定型、若無法改善僵硬的程度,側彎度數將無法被改變。
圖二為21歲女性,從國二開始每日長時間穿著全日形背架約2年左右,她提到當時度數約42度。該個案的姿勢非常不對稱,右後胸隆起非常明顯,臀部過度偏向左側,且脊椎僵硬,目前矯正的重點只能放在改善姿勢,度數幾乎無法改善。
圖三為12歲女性,穿著背架時間約半年左右,姿勢仍有不對稱的狀況,臀部過度偏向左側,未穿著背架前的原始X光片顯示側彎度數為38度,治療5個月後,側彎度數進步11.5度,變為26.5度,但移除背架4.5個月後,側彎度數又回到原來的狀態。
所以由許多臨床的案例來看,不論持續穿著背架多長的時間,都無法改變大腦對正確姿勢的認知,一旦離開背架的時間愈長,度數極有可能再次惡化,但就算穿上背架到青春期過後,在最好的情況下,似乎也僅能維持住原有的度數。
背架是否能有效改變側彎患者的姿勢呢?就我們目前接觸的案例來看,背架幾乎無法明顯改變側彎姿勢,當然也有家長提到背架的確有幫助他們的孩子改善姿勢,但卻沒有改變側彎度數。
姿勢改善了為何側彎度數沒有變好
為什麼背部隆起的地方較不明顯了,可是側彎度數卻沒有變化?最主要原因是”脊椎沒有適當的延伸”,所以矯正側彎,最重要的是要改變姿勢,還要同時延長我們的脊椎,這才是側彎矯正的重點,其他所有的輔助治療,例如:活動度、柔軟度練習、拉筋、肌力訓練或其他被動治療都是在協助我們達到這個目的。利用訓練大腦對於身體的察覺、改善協調控能力才能真正改善側彎
另外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協助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呢?筆者認為透過教導側彎患者對自我身體的感覺認知,再學習如何自我調整身體,才是預防惡化、疼痛及矯正側彎的重要因素。這種大腦學習過程的速度因人而異(請參考:什麼是大腦學習訓練法),有人學習快,有人學習得慢,但最重要的是能將學習到的東西,轉化為日常生活且改掉不好的習慣,否則所得到的效果會難以穩定下來。但只要學習得當,這種方式是筆者所知,可以快速降低側彎度數的方法之一。
當然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所有側彎患者,若是沒有意願配合學習、不願意去感覺身體的動作、就算學習到了部份動作,但不應用於日常生活的人,就不適用大腦學習的方式來進行。
願意接受大腦學習訓練訓練的人,大部份姿勢的變化是最明顯的改變,若姿勢明顯變好,但是有人的側彎度數仍難以被改變,主要的原因就是身體進行動作時,太過僵硬或用力所致,而無法帶動脊椎往好的方向去進行活動。
孩子必需要能將矯正的動作變為習慣~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建立新的動作習慣,最好一開始要一氣呵成,要能在短時間內抓到部份要領,否則學習的時間拉得愈長,所能看到的成效就愈少,一開始至少每週一~兩次的學習頻率為基本需求,若是有些患者的脊椎已經十分僵硬且定型,此時被動治療的頻率必定要增加。另外度數的大小,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側彎度數愈大、S形且兩個度數相當接近、出現上胸或胸頸曲線、脊椎曲線愈多(3個或3個以上曲線)等等,這些都會增加動作學習及矯正上的難度,所以真正的矯正頻率,其實是因人而異,需視患者當下的狀況而定(請參考:脊椎側彎矯正到底要治療多少次才能看到進步?)。
所以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優點及缺點,到底該選擇引導的方式(大腦學習訓練法)、還是要用強力擠壓的背架,來達到矯正側彎的目的,家長們應先和孩子們溝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採用大腦學習的方式,適用於較為主動配合的孩子,透過教導、感覺、理解、主動做出動作等學習的過程,練習到孩子可以隨時主動地調整姿勢,所得到的效果會比較長久,缺點是在掌握正確動作之前,側彎很有可能會惡化。
而利用背架的推擠方式,有點像是硬逼著身體去接受新的位置,在穿著背架的當下或移除背架的一小段時間內,側彎的度數有可能被改善,但就長時間來看,並無助於姿勢的改變,因為移除背架一段時間後,大腦又會下達原來舊有的姿勢指令,慢慢地又回到了原來的側彎度數。
所以慎選治療方式並積極配合,才能達到改善或維持側彎度數的目的,過度擔心緊張,對孩子的側彎並無幫助,應先靜下心來,更加了解側彎的治療方式及原理,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渡過青春發育且容易惡化的階段。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