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側彎矯正案例5 - 後續追蹤二(11.5個月腰椎側彎進步30度)

    該個案為16歲女性,於2013/9/6開始以每週2次的頻率接受側彎矯正,直到2014年7月起將治療頻率降為每週1次,整體的治療主軸仍是延續之前的方式,只是更加要求動作的精確度及力道的掌控。

    該個案從沒穿著過側彎矯正背架,但她的表現卻常令人驚訝,原本我們就以”大腦學習訓練法”的方式治療她,雖然知道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但並不確定極限到底在那裡,由這個個案的例子來看,大腦學習訓練法對於側彎矯正上,確實有無限可能。

    矯正治療結果~胸椎進步13.5度/腰椎進步30度

    自上一次追蹤到現在又過了7個月左右,該個案從今年開始,除了圖五的胸椎彎度較圖四增加一度之外,幾乎每次拍攝X光片時都有小幅度的進展,從整體的11.5個月比較來看,胸椎彎度由33度(圖一)降到19.5度(圖六-共減少13.5度),腰椎彎度由43.5度(圖一)降為13.5度(圖六-共減少30度)

    由於該個案的側彎度數維持相當穩定,所以我們刻意將拍攝X光片的時間拉開(由一個月漸漸延長到四個月)。每次拍攝X光片和前一次治療至少相隔2~7天。


    脊椎側彎, 脊椎度數,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矯正運動, 脊椎側彎治療, 脊椎側彎矯正成功案例, 脊椎側彎 推薦, 脊椎側彎 台中
    治療9次結果,胸椎側彎進步9度、腰椎側彎進步11.5度
    脊椎側彎, 脊椎度數,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矯正運動, 脊椎側彎治療, 脊椎側彎矯正成功案例, 脊椎側彎 推薦, 脊椎側彎 台中
    從11月到1月,這2個月的治療當中,腰椎側彎又有小幅度的進步,側彎度數減少7. 5
    脊椎側彎, 脊椎度數,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矯正運動, 脊椎側彎治療, 脊椎側彎矯正成功案例, 脊椎側彎 推薦, 脊椎側彎 台中
    從4月到8月,這4個月當中,胸椎及腰椎都有小幅度的進步,胸椎進步3度、腰椎進步6.5度 ,但由圖一到圖六共治療11個月,胸椎總共進步13.5度、腰椎總共進步30度

    該個案原本有上半身過度向左、骨盆向右偏移的問題,從第五個月過後,這個問題明顯改善,在這7個月當中,她可以用較輕鬆自然的方式將身體向中心線的方向調整,但因為還有側彎存在,所以有時不注意的情況下,骨盆還是會些許地向右偏移,但和最初幾個月相比,偏移的問題已經改善很多。在這7個月當中,她偶爾會出現用錯力的情形,但只要稍加提醒,便可很快地調整回來。

    以往被認為所有保守療法都對脊椎側矯正無效的情況下,又沒有任何外力輔助(如背架或矯正椅)天天在家裡執行,我們試著去探究這個個案為何能夠達到如此大幅度的進步。

    治療結果探討

    身體鬆掉多餘的力量,使得側彎度數能穩定的進步

    這個個案是一個非常放鬆的人,當接受被動治療時,她可在完全不出力抵抗的情況下,任由我們將她的脊椎擺放到逆轉側彎方向、解旋轉的位置,這是大多數孩子一開始所做不到的事,因為大部份的孩子只要是一點不舒服、或緊張,就會出力抵抗這些被動治療,然而這些抵抗的力,就是不好的力,會讓脊椎往更不好的方向用力,而該個案卻能完全任由我們施予好的方向的力,沒有任何抵抗,我們認為這點十分重要,只要有任何不好方向的力,不論是進行主動或被動治療,都不利用於側彎度數的矯正。

    其實只要能放鬆自己的身體,那些施加在脊椎上的力,並不會造成疼痛。反倒是有些孩子因緊張、或些微不適的情況下,對這些被動的力產生過大反應,反而會引起更大的不舒服。

    肌肉力量的強度不是改善側彎度數的關鍵

    在主動運動方面,該個案的肌肉強度並不強,但是有足夠的穩定度、耐力和協調性可完成這裡的訓練,然而這樣的訓練,其實並不需要過多的肌耐力,反倒是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及動作的微調整更為重要。

    在之前的個案報告中,曾提及她在第一次接受治療時,就可在我們的引導下,完成我們要求的動作,而且還能主動維持住該狀態,而且動作的品質、控制及精準度愈來愈好,也可以同時調整身體不同的部位,對於力的掌控也可收放自如。

    將側彎矯正動作內化才能長久穩定側彎度數

    以這個個案為例,據該個案描述,她對動作引導沒有什麼感覺,且很少進行居家自我訓練,但為何又能達到大幅度的進步呢?主要是該個案在進行主動動作時,身體非常放鬆,不會出額外不必要的力,所以非常容易被引導到新的位置。也由為沒有過多不必要的干擾,所以一旦被引導到好的位置時,就很容易維持,再透過每週來這裡重覆不斷地練習,好的方向的力及協調控制變得更好時,側彎度數便可逐次減少。

    我們也問她進行大腦學習訓練時,是否有任何訣竅,該個案認為並沒有秘訣,只是照著我們的口令及引導完成,所以筆者推論,本身不必要的力愈少,要內化新學習到的動作就愈容易,只不過她的內化過程,不是一步一步地去練習各個部位的調整,而是有如程式指令般地同時對各部位下達新的指令動作,所以她的矯正幅度才會如此之大且穩定。

    如何加速大腦對動作的內化過程

    同樣利用大腦學習訓練法,有人很快能達到效果,有人卻不管怎麼引導,都無法掌握到動作的關鍵,很有可能是他們無法將所學習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要如何才能內化這些動作呢?第一要先了解每個部位的動作方向、第二要先能做出各個部位的分解動作、第三要能將所有部位都能一起協調地做出各個部位的動作、第四要能維持住新學到的動作,尤其要完成第三步驟是最困難的部份,因為這個步驟是無法完全利用口述或引導所能達到的,要患者自己試著去重覆不斷地嘗試練習、調整(將所學用自己的身體詮釋出完整、精確的動作),然後我們會告訴他們是否做得正確,一旦有錯誤,就必需要進行細微地調整,否則就會影響到其他部位,有些人調整動作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會運用巧力來完成,因而無法達到我們要求的標準。

    進行脊椎側彎矯正時常見的錯誤

    大部份的人最常犯的錯誤:用過多的力量去學習、無法放鬆不該用力的部位、沒有感覺自己出不適當的力、無法將所學的東西內化,而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有部份的患者會難以看到成效。另外有的人會出現不穩定的狀態,有時進步,但卻無法每次都維持住進步的效果,使側彎度數呈現進進退退的結果。

    也有人會有疑問,若已經進步到這個程度,是否可以終止側彎治療,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應該由該個案及家長一起討論決定,以該個案的情況來看,會再度惡化的可能性很低,她維持姿勢的穩定度不錯,但偶爾沒注意的時候,臀部及肩膀會產生些微左右偏移,及頭部向右偏移的問題。

    筆者的目標並不是要追求完全直的脊椎,而是平衡且可以預防未來疼痛不適的脊椎,從這個個案的姿勢上看,仍然有改善的空間,如果完全終止治療,最好的情況下就是維持現有的情況,然而該個案若能在家中多加進行正確的自我練習,也同樣有機會更進步。所以到底該個案及家長想讓她進步到何種程度、何時終止治療,最終決定權還是得交給家長及孩子自己去選擇。


    相關影片



    延伸閱讀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