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該個案為15歲女性,於2015年學校健康檢查時發現脊椎側彎,11月到醫院接受檢查確認為脊椎側彎36.8度。她於2015年11月15前來接受評估,除了脊椎側彎外,主訴左腰酸痛,且持續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久坐、翹腳時會使酸痛加劇,改變姿勢或進行皮拉提斯的一些動作,可以使症狀緩解。
姿勢體態觀察
從正面姿勢來看,頭歪向右側,右肩高於左肩,右邊骨盆高且歪向右側,為典型腰大彎的姿勢,從側面來觀察,上胸些微偏後,兩側膝蓋過度向後伸直、導致骨盆前傾,以及頸椎曲線過直。X光片分析
從X光片來看(圖一),27度胸椎凸向右側,最凸點在胸椎第8節,39度腰椎凸向左側,最突點約在腰椎第2節,兩側骨盆高低差18 mm,三節最斜的椎體分別為胸椎第6節、胸椎第11節、及腰椎第4節,其中又以腰椎第4節最為傾斜度數23度。最傾斜的椎體分別為胸椎第6節、 第11節及腰椎第4節 |
觸診評估
觸診時發現左側腰及頸部周圍肌肉明顯僵硬,且有壓痛感,上腰椎及下胸椎的關節活動較差。矯正難度分析
由整體評估的結果來看,兩側骨盆高低有相當的差異,而第三節最傾斜的椎體為腰椎第4節,傾斜角度23度和骨盆接近,為三節當中傾斜最嚴重的一節。原則上只要是兩個最凸點愈接近,矯正難度就愈高,所以她的兩個凸點間有相當的距離,在矯正上是比較容易的,而且骨盆是右高左低,若想要矯正第三節最傾斜的椎體,可透過讓骨盆平衡的方向進行,可以連帶讓第三節傾斜椎體的角度變小而減少側彎度數。
若以這個個案的狀況來判斷,其實腰椎矯正的難度不大,但要特別注意胸椎的部份,可能是最難進步的地方,但實際上還是得視個案的學習狀況而定。
治療頻率
該個案於2015年11月22,開始進行平均每週一次的治療,沒有穿著脊椎側彎背架。進行被動治療所面臨的問題
進行被動治療時,該個案較無法放鬆,會憋氣、身體有許多部位會用力抵抗矯正時所施加的力。進行主動治療所面臨的問題
主動治療的部份,雖然這個案的家長認為,她是一個很容易放鬆的孩子,但從被動治療的反應來看,其實她不太容易放鬆,而且很容易因為一些刺激做出過大的反應。若是出現這種狀況,大腦學習訓練就會受到阻礙,因為脊椎將很難被帶往好的方向。果然在前3次的治療都是如此,她感覺不到我們引導她的動作,而且在練習時,身體肌肉會不自主地收縮,脊椎就無法很順暢的活動,但她卻毫無感覺,大約10次練習中,只能做到1~2次一部份的動作。所以一開始就讓她倍感挫折,因為一直無法達到要求的標準。
雖然家長在第三次治療完的隔天,自行拍攝治療前、後的照片比對,右腰凹陷的情況已有改善,但我們最擔心的胸椎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胸椎、頸椎部位,對她來說最為困難,而腰椎、骨盆,雖能做到部份正確的動作,但執行正確動作的頻率仍低。
到了第4、5次治療時,該個案較能以放鬆的方式進行動作,做正確動作的頻率稍有提高,然而胸頸這個部位對她仍是最大的挑戰。
第6次治療,因與前一次治療間隔13天,所以一開始表現較差,不過可以比較快進入狀況,而胸頸的動作仍然受限,同樣會限制腰椎的進展。在持續觀察這6次治療當中,姿勢的歪斜已經有改善,幾乎可以肯定腰椎側彎是往好的方向走,但是右後胸的隆突依舊沒有改變,有時看起來反而更加明顯,這可能與該個案無法放鬆地活動該部位有關,平時又不懂得用正確的方式,維持正確的姿勢有很大的關係。
第7、8、9次治療,由於該個案,尚未做到脊椎的整體動作,做到正確動作的頻率達到6成,整體的表現較之前更加穩定。
第10次治療,因與前一次治療間隔相隔了23天,動作品質又比前幾差,我們決定重新拍攝X光片,確認胸椎是否有惡化的情形,並確認腰椎是否如預期般的進步,於是安排2016年2月27日,重新拍攝X光片(圖二)。X光拍攝時間和前一次治療相隔7天,總共14週進行10次治療。
矯正治療結果~腰椎側彎39度改善到25度 共進步14度
和治療前(圖一修剪版)相比,胸椎度數由27度增加到28度,雖然總度數只增加1度,但胸椎第6節,也就是第一節最傾斜的椎體,卻由14度增加到17.5度,這並不是好現象,因為只要這個部位的椎體傾斜增加,後續要改善該部位的難度會提高,除非她能以正確的方式活動她的胸椎及胸頸部位。此外,她平時還是以不好的方式維持姿勢,所以有很多不好的力施加在胸椎上。另外,腰椎側彎則由39度降到了25度,總共降了14度,雖然下降的幅度不小,不過由於她的胸頸動作不佳,也會限制了腰椎進步幅度,若該個案能控制得更好,且能協調地活動脊椎,則進步的幅度會更大、也能更快速看到成效。
腰椎側彎由39度降到25度,胸椎側彎度數增加1度,主要來自於第一節最傾斜的椎體角度由14增加到17.5度 |
治療結果探討分析
所以利用大腦學習訓練法來矯正側彎,會受到每個人的個性、情緒、學習快慢,而影響矯正的成效。其次則是要看她們是否有足夠的空間矯正側彎,只要是無法協調且控制良好地的去動脊椎,側彎度數不可能大幅度的進步。以這個個案來看,必需要想辦法突破胸椎及胸頸的動作限制,否則腰椎度數則難以再有所進展。如何能感受到,並利用正確的方式去移動脊椎,同時將這些動作融入日常生活當中,並建立新的習慣才是永久改變側彎的最好方法,這個個案仍需努力朝這個方向努力。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