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僵直性脊椎炎的整體性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某些特定部位,所以出現的症狀可能是很廣泛性的。

    它通常造成多關節及關節旁的組織發炎,中樞關節最容易受影響,例如骨盆、脊椎,特別是髂薦關節及脊椎的小面關節,而周圍關節也有可能受到影響,如髖關節、肩關節、膝及足踝關節。另外它也可能會影響骨骼以外的部份,例如虹膜炎(iritis)、肺部及腸道方面問題。

    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18-30歲男性,最明顯的症狀為腰背疼痛,在發炎時期,甚至沒有任何活動或姿勢可以緩解疼痛,早上起床時身體十分僵硬,腰椎前彎、側彎、後彎角度受限,由於胸部擴展受限,有些人有胸悶的情形。

    治療方式

    若是發炎時期,最重要的是減輕疼痛,減少發炎反應,此時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是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若此藥物成效不彰時,會給予免疫調結劑(Sulfasalazine, Methotrexate)、或類固醇,透過適時的休息,再搭配適當的飲食習慣,則更能快速降低發炎反應。

    而飲食方面,不宜攝取過量的肉類、甜點,可多攝取蔬菜和水果,主要的目的是要減少組織酸化和自由基形成。有研究顯示,若將飲食習慣變成蔬菜、水果為主食的生活方式,可以快速的減輕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炎及疼痛,另外還有研究顯示這種以蔬果為主食的方式,也可以明顯的改善所有關節炎。

    當發炎反應獲得控制後,則應積極的進行運動及姿勢矯正。而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無法根治,只有透過良好的姿勢維持和運動,僵直性脊椎炎病患,也能過正常的生活,而且能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若是沒有好好控制住發炎反應,發炎反應所產生的後果,通常會由髂薦關節開始往上,脊椎愈來愈僵硬,最後骨刺形成,關節粘黏、韌帶鈣化。

    從X光來看,有如竹子般的脊椎,此時的活動度完全受限,最後整個身體會變得無法前彎、後仰、 側面姿勢完全變形。(圖一為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變形姿勢,圖一右為手術過後的姿勢,雖然頭部可以抬起,但仍是過度前傾,腰椎前彎不足,且身體的柔軟度也不會隨著手術而變佳)。

    脊椎炎治療脊椎炎治療
           
    該如何解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問題呢?有人建議要注意姿勢的維持、有人建議要注意睡覺的姿勢、枕頭和床墊的選擇、有人建議要背靠著牆站,進行自我姿勢訓練、有人建議要做柔軟操運動或游泳等。我想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議,但是只是這樣就真的能讓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嗎?就能解決他們的僵硬問題嗎?

    如果詳細地觸診可以發現,脊椎間的關節滑動會明顯受限,尤其是胸腰交接部位,如此受限的關節活動,會使患者要進行一些自我伸展運動或姿勢維持產生困難,因為關節間的活動度是無法透過他們的主動活動來達成,一定要由其他人針對特定關節進行鬆動治療,當每個關節都達到其應有的活動之後,其他的自我伸展及自我姿勢維持才能有效達成。

    從姿勢來看,僵直性脊椎炎有幾個典型的姿勢,可參考圖一左,腰椎曲線過度後彎,頭部過度前傾,到最後整個脖子過度向前且僵化。

    若平躺在沒有枕頭的床上,因為胸椎過度僵硬,病患的頭可能無法平貼床面,輕微時,則頭部呈現過度後仰的姿勢,若是嚴重的個案,甚至可能整個頭部旋空於床面(圖二)。若仔細觀察髖關節,會出現過度外轉的情形。

    從關節活動及柔軟度活動來看,不但脊椎僵硬,連帶著骨盆、髖關節周圍的肌肉也變得緊繃。若同時進行髖關節屈曲及內轉動作,會發現此活動度十分受限,若進行抱膝運動時,會產生很大的阻力,顯示髖關節屈曲極度受限。由於整個脊椎、骨盆活動度受限,可能也會連帶著影響性生活品質。

    從整體的治療角度來看,應使整體脊椎、骨盆達到結構平衡、脊椎關節活動度平衡(增加脊椎關節間的活動度)、髖關節周圍肌群牽拉、髖關節矯正,然後再搭配適當的運動。

    運動應加強脊椎側面曲線的維持、軀幹柔軟度訓練,再搭配適當的飲食習慣,不要誘發發炎反應的產生,那麼僵硬、變形、疼痛的情形便不會出現,就算是被診斷有僵直性脊椎炎的人,也能擁有完全正常、不受限制的生活。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