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放任僵直性脊椎炎不治療,最後便會像該軍官一樣,出現嚴重駝背,但令我驚訝的是,海軍軍官才32歲,要發展成那麼嚴重的駝背,臨床上並不常見,不知道該怪那位海軍軍官自己太不注意自己的健康,還是該怪醫療人員沒有正確教導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自我保養。
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位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經驗,該病患為24歲男性,主訴中下背及腰部疼痛,久坐、背部運動等會加重其症狀,而且痛起來時,也沒有任何活動可以緩解症狀,疼痛由1(完全不痛)-10(痛到想結束生命)分來給分,疼痛程度為5分,該個案曾服用止痛藥、中藥、針灸、推拿、拔罐等,對其疼痛均無明顯改善。
該病患回憶起高中時就有背痛的問題,後來赴美深造時,也曾有過不明原因的下肢腫脹發炎,但在美國做了一些檢查,並未查到病因,回國後到醫院檢查才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該病患十分注重自己健康,所以在健身房進行重量訓練課程、有氧運動及游泳等活動,但疼痛的問題進而影響其運動訓練課程,便前來進行評估治療。
第一次觸診該病患的脊椎,便感到他的脊椎有如牆壁般的僵硬,一般來說就算再怎麼硬的脊椎,壓下去會有一定的彈性,而他的脊椎是完全沒有彈性,壓不下去,且放鬆後也不會回彈回來,也可能因為這樣針灸、推拿、拔罐及藥物等,對其幫助十分有限。
該病患的兩側髖關節非常明顯地外轉(external rotation),向內轉的角度明顯受限,走路呈現外八,同時大腿前側肌肉也很緊繃。
再由姿勢上來觀察(圖一),頸部明顯向左偏移及骨盆的水平偏移、左肩高於右肩,頭部些微前傾及腰椎曲線不足。
根據脊椎活動度來看,他的脊椎前彎角度受限小,但後仰、側彎受限較大,胸腔緊繃,所以肺活量也受到限制。
由X光來看(圖三),兩側骨盆高低差異不大、而左側髂骶關節、腰椎、頸椎等並無明顯鈣化,雖然尚未構成脊椎側彎,但可看到胸腰交接處有一明顯凸向右側的曲線、頭部水平向右偏移的情況,比姿勢照片上來的明顯,同時伴隨著頸椎側彎曲線。
圖一
圖二
圖三治療前
圖四治療後
由於他的症狀並非24小時不間斷的疼痛,應該不是急性發炎的問題,所以判定個案可以接受脊椎矯正治療、脊椎柔軟度運動、髖關節矯正、脊椎曲線回復運動及呼吸運動。
我們便開始一週二次的治療,同時建議病患的生活作習要正常,不宜太晚睡覺。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是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重要功課,如果可以減少發炎,那後續的疼痛、僵硬、脊椎變形及脊椎周圍組織鈣化都不會出現。在脊椎尚未出現明顯鈣化時,僵硬的問題可透過積極的脊椎矯正來解決,但前提是不能在急性發炎期進行。
針對他的情形,一開始先用肌肉刺激器去放鬆肌肉,然後進行骨盆、胸椎、頸椎矯正,再來針對腰胸部位特別硬的部位進行脊椎鬆動術及脊椎頓壓矯正,最後再進行髖關節矯正,因為髖關節太緊,所以矯正起來也比較疼痛。所有的矯正完成後,再教導病患進行一些柔軟度運動、曲線回復運動及呼吸運動。
經由12次治療後(圖二),他的脊椎柔軟度明顯增加,按壓脊椎時己經沒有那種按壓牆壁的感覺,脊椎的疼痛感也明顯下降、由姿勢來看,頭部回到較正的位置,但頸椎仍有一些歪斜,骨盆也回到接近中線,經由第15次治療後的X光(圖四)來看,腰椎曲線己經較直、頭頸部不正的情形也較為改善。
從此個案大部份均維持一週二次的脊椎保養至今,從2009年9月到現在,個案除了一、二次明顯的疼痛而服用免疫風濕科醫師所開的藥物外,他並沒有服用其他藥物來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同時每半年進行一次血液檢查,到目前為止,二次血液檢查中的發炎指數也都在正常範圍內。
目前僵直性脊椎炎是無法完全根治的,藥物只能減緩其發炎反應及控制疼痛,但不能使脊椎柔軟、改善駝背及姿勢不良、增加肺活量等問題,而游泳對脊椎是很好的運動,但因僵直性脊椎炎而使脊椎過於僵硬,也會限制游泳的進行。
該病患在治療一段時間,脊椎變得更加柔軟後,也進行游泳訓練,一開始學習蛙式,但為了增加脊椎後仰角度,所以建議病患嘗試蝶式,雖然該病患的脊椎活動度及柔軟度已經大大增加,但仍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所以蝶式對他最為困難,其次是蛙式,自由式最為簡單。
所以總括來說,控制僵直性脊椎炎是可以不用藥物,只要把握幾個大原則,多吃清淡的蔬果類飲食,少吃會誘發發炎反應的食物,例如肉類、甜食、薑母鴨、羊肉爐、麻辣鍋等食物,盡量作息正常,早睡早起,這樣便可避免誘發發炎反應。
而適當的運動及脊椎矯正治療可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應該從整體治療的方向進行,不能只為了治療疼痛而治療,否則到了最後,就像那位32歲海軍軍官,只能透過手術來改善因僵直性脊椎炎,而造成的姿勢不良問題。
而手術也不能改變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程,若不從最根本的生活型態去做改變,身體仍會持續發炎,脊椎的鈣化仍會持續,到最後仍會影響僵直性脊椎炎的生活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