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側彎分類-由治療觀點分析
2月 28, 2011 美國CLEAR Institute側彎矯正法 脊椎側彎
青少年型或不明原因型脊椎側彎的分類,不同於一般醫學上的分類,若從矯正治療脊椎側彎的觀點,大概可以分成三種,主要是透過病患的姿勢及X光片來分析。
一、頭部驅動的代償性側彎
1.頭部過度偏向一側(水平偏移或一側眼睛明顯高於另一側)
2.兩側骨盆相當水平
3.後側肋骨突出並不明顯或沒有突出,且比較不僵硬
4.劍突(胸骨最下方的突出物)與恥骨位在同一鉛垂線上
二、胸椎驅動的代償性側彎
1.兩側眼睛及骨盆相當水平
2.由下面姿勢來看,一側手臂與身體的距離較另一側來得大
3.後側肋骨突出且較為僵硬
三、骨盆驅動的代償性側彎
1.身體的重心會移向其中一腳
2.兩側骨盆高低差異大,且水平偏移較明顯
所以針對同的類型,所給予的治療是不同的,由頭部所驅動的側彎,則應由頭部來引導,先讓頭部回正,下面的側彎就跟著回正。同樣的道理,找到是由哪個部位驅動側彎,先引導該部位回正,其他的側彎也會跟著變直。
因為脊椎側彎患者的脊椎兩側肌肉收縮是不平衡的,若能導引正確的部位回到適當的位置,此時側彎的角度會變小,若在該姿勢下進行運動訓練,如此便能訓練到平常較少用到肌肉,讓上下前後左右的肌肉更能平衡的作用,角度便能在短期內迅速下降。
下列圖片為矯正前後的例子
其中圖二只矯正了四天,圖三矯正四天及七個月,圖四及圖五矯正兩週,如此快速的矯正,一定要誘發出正確的平衡反應(由驅動側彎的部位著手),而正確的身體反應主要透過重量系統訓練來進行(請參考:脊椎側彎之重量系統訓練、脊椎側彎動作學習之實際應用-上、脊椎側彎動作學習之實際應用-下)。
All of the pictures come from Dr. Brian T Dovorany "Training the Neuromuscular system"
上述所有圖片來自於Dr. Brian T Dovorany"神經肌肉系統訓練"脊椎側彎分類-由治療觀點分析Hsiao Yen 2月 28, 2011
You might also like
訂閱:
張貼留言
(
At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