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側彎快問快答

    2/10/2021重新修改
    脊椎側彎到底對人體有何影響呢?

    根據美國國家脊椎側彎基金會(National Scoliosis Foundation)指出,脊椎側彎對身體的影響包括:減少壽命、阻礙身高發育和降低肺部功能。脊椎側彎與頭痛、呼吸短促、消化問題、慢性疾病以及髖、膝和腿部疼痛有關。

    青少年不明原因性脊椎側彎在剛開始發現側彎的數年內,通常沒有任何症狀,不論是輕微或嚴重的側彎,大致不會影響病患的日常生活,但在數年後病患可能會出現更強烈且持續的疼痛並延伸至整個背部,甚至傳導到四肢。舉重物、行走及日常的社交生活的困難度會隨著側彎嚴重程度而增加。所以應及早進行治療,以預防日後所產生的問題(請參考"成年人脊椎側彎將面臨的4大問題-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

    從1932到194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194位完全沒有接受任何脊椎側彎治療的病患,其死亡率為15%,且發生背痛的機率更高,平均壽命減少14年。

    脊椎側彎是因為脊椎兩側的肌肉不平衡所造成的嗎?

    其實脊椎側彎的病因到現在仍不明確(請參考"造成脊椎側彎的原因-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但脊椎兩側的肌肉不平衡是脊椎側彎的結果,而不是產生脊椎側彎的原因,由一份國外的肌電圖研究資料顯示,小於30度的脊椎側彎,其脊椎兩側的肌肉活動(muscle activity)是一樣的,而超過30度的脊椎側彎,在凸出的肌肉活動(muscle activity)較頻繁,所以肌肉兩側的不平衡是因為脊椎側彎角度惡化所引起。

    脊椎側彎會因為骨頭發育成熟後而停止嗎?

    答案是否定的。超過2/3的脊椎側彎會在骨頭成熟後繼續惡化,若是側彎度數介於30~50之間,終其一生側彎度數至少惡化10~15度,而側彎度數大於50度以上的話,會以每年1度的速度持續惡化。(請參考"成年人脊椎側彎面臨的4大問題-側彎可能會繼續惡化")

    到底應不應該穿著背架來矯正脊椎呢?

    請參考"脊椎側彎的背架治療-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
    由於正統醫學對於脊椎側彎的治療方式有限(觀察、穿背架和手術),穿背架似乎是沒得選擇的一條路,因為不穿,就沒有其他的治療方式。但對於穿背架的效果仍有爭議,沒有醫師能保證穿背架能矯正脊椎側彎,但對於是否能防止側彎惡化仍有很大的分歧。

    當大部份的醫師說背架有效時,是指它能維持側彎的度數,不使其惡化(只有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一天穿著至少16至23小時),根據美國骨科期刊的調查,有60%的人覺得背架使他們的生活產生障礙(handicapped their life),14%的人會產生心理上的自卑。

    而愛爾蘭都伯林的兒童研究中心自從1991年後就不建議使用背架,他們提出"如果背架無法減少因為改善外觀而接受手術的比率,那麼它便無法提供病患或社會大眾實質的幫助"。

    從長期來看,手術到底對脊椎側彎有何影響?

    請參考"脊椎側彎手術的風險及併發症-閻曉華側彎研究中心"、"脊椎側彎手術對日後生活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平均接受手術治療的年齡為14.15歲,接受手術前的平均角度為71.61度,手術後平均側彎度數為43.78度。

    由一篇研究可看出端倪,參與實驗者共16人,追蹤至少2年,有平衡問題的病人,其平衡明顯獲得改善,側彎角度明顯下降,整體來看病人滿意其手術結果,但有10人出現明顯併發症,其中8人需要再次接受手術,另外2人的併發症較輕微,最後他們所下的結論是只要透過適當的選擇病患,手術能有效的減輕疼痛,恢復功能,並能提升病患的滿意度。

    另外一篇研究則是在手術後追蹤16.7年,40%的脊椎側彎病人可被視為嚴重殘障(severely handicapped persons)。

    還有一篇研究探討術後的背痛和失能,針對103位病患追蹤2年,這103位病患都接受手術融合(fusion)至第三腰椎或以下的節數,與其他29位接受手術融合在第二節腰椎或以上的節數相比,這103位病患有較高的機率產生併發症,而需要額外的手術進行補救、其疼痛指數較高、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較為困難、需要更多的止痛藥、發生背痛的比率更高。若手術超過30年,且固定節數至第三腰椎或以下節數,會產生更多上述的問題。另外此研究認為減少腰椎的前彎曲線(lordosis)與日常生活活動的困難度有明顯關係。

    另一篇追蹤3年的術後研究,共45位病患,結果顯示疼痛強度獲得緩解,持續疼痛的情況獲得減輕,但疼痛的頻率卻沒有改變,術後完全不痛的病患並沒有增加,因脊椎側彎所造成的失能狀況減輕,但肺功能沒有改變。40%的病人有輕微的併發症,而20%的人有明顯併發症,一人死於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結論:

    脊椎側彎手術結果因人而異,產生併發症的機率不低,有接受第二或第三次手術的可能性。所產生的背痛程度與減少的腰椎前彎曲線、及腰椎被固定的節數有明顯關係,手術後亦無法阻止脊椎側彎惡化,術後第一年會增加3.2度,再二年後會增加6.5度,其後每年會增加1度直到最後。

    保羅 哈靈頓(Paul Harrington),為脊椎側彎支架植入物(Harrington rod)的發明人,他在1963年聲明 ”金屬並不能治癒脊椎側彎這個疾病,因為脊椎側彎所影響的不只有脊椎(metal does not cure the disease of scoliosis, which is a condition involving much more than the spinal column)”,所以接受手術前應慎重考慮。

    何時該考慮手術治療呢?

    正確來說,只有當側彎已嚴重影響到內臟功能,或側彎影響姿勢外觀到難以接受的程度才需考慮,這似乎顛覆了所有正統醫學的治療原則,以美國女星安吉莉娜裘莉為例,在身體仍相當健康時,因為家族中母親及阿姨死於乳癌,她本身又帶有缺陷的BRCA1基因,所以預先切除雙乳、及卵巢加輸卵管,進行預防性醫療。

    很多接受側彎手術的孩子,也像安吉莉娜裘莉一樣,接受手術時身上可能沒有疼痛、側彎也沒有影響身體功能及健康,這時就認定他們的側彎未來一定會影響健康而採取預防性的側彎融合手術,是否過於草率?

    另一個例子,尤賽恩波特(Usain Bolt下圖),為男子100公尺、200公尺、及400公尺接力世界記錄保持人,連續3屆奧運獲得上面3項比賽金牌,他也罹患脊椎側彎及長短腳,側彎度數大於40度,他有幸生長在牙買加,在他青春期時未被建議接受側彎手術,否則現在的短跑世界記錄保持人就不會是他。

    脊椎側彎名人,脊椎側彎,脊椎側彎短跑
    尤賽恩波特,世界短跑紀錄保持人,2008、2012、2016奧運短跑金牌,脊椎側彎度數大於40度,未接受脊椎側彎融合手術,脊椎側彎亦未限制他成為世界頂尖運動員

    他為右側彎、右腳較左腳短了半吋 ,他提到小時候,他的側彎確實很嚴重而且也造成問題,每年都因此受傷,使他的練習受到阻礙,而且年齡愈大側彎度數就愈嚴重,但這個問題並未擊敗他,只要他非常努力認真練習,強化他的核心及背部,側彎就不會對他造成困擾。

    如果有人罹患嚴重脊椎側彎,還能連續3屆拿到奧運金牌,其實預防性的側彎手術就是否有其必要性,就取決於患者的個人意志,透過適當的保守療法及運動,即使脊椎有彎曲,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健健康康的活到老。

    一般40~80度的不明原因性側彎,短期內並不會嚴重影響身體功能,透過適當的脊椎側彎保守療法,仍可有效降低脊椎側彎或維持身體的功能。下圖採用的是美國CLEAR Institute側彎矯正治療96度到63度,密集治療五天。

    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手術,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開刀,脊椎側彎治療

    接受脊椎側彎矯正治療,是否有年齡限制?
    脊椎側彎矯正治療的目的,除了矯正並改善正在快速發育階段孩子的側彎度數之外,另外在他們成年過後,接受側彎矯正治療的目的,就是預防側彎度數的惡化、延緩退化骨刺的形成、並減少疼痛不適的機率。

    所以脊椎側彎的矯正治療,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有心改變自己的脊椎側彎,就算在成年過後,側彎度數也有機會改善。下圖,馬文(Marvin)82歲接受2個月的CLEAR Institute側彎矯正療法。

    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手術,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開刀,脊椎側彎治療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手術,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開刀,脊椎側彎治療

    參考資料

    1.Weinstein SL, Zavala DC, Ponseti IV 1981 “Idiopathic scoliosis: long-term follow-up and prognosis in untreated patients”, J Bone Joint Surge Am 63(5): 702-12 

    2.Chauh, Kareem, Selvakur, OhBorhan 2001 “The natural history of scoliosis: curve progression of untreated curves of different etiology, with early(mean 2 year) follow up in surgically treated curves”, Med J Malaysia 56 supple CL 37-40

    3.Barclay L 2003 “Repair of adult scoliosis effective long term” Medical News

    4.Gotze C, Slomka A, Gotze HG, Potzl W, Lijjenqvist U, Steinbeck J 2002 “Long-term result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after Harrington instrumentation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expert evidence”, Z Orthop Ihre Grenzgeb 140(5): 492-8

    5.Paonessa KJ, Engler GL 1992 “Back pain and disability after Harrington rod fusion to the lumbar spine for scoliosis”, Spine 17(8 Suppl): S249-53

    6.Sponseller PD, Cohen MS, Nachemson AL, Hall JE, Wohl ME 1987 “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idiopathic scoliosis” J Bone Joint Surg Am 69(5): 667-75

    7.“The prevalence of disc aging and back pain after fusion extending into the lower lumbar spine. A matched MR study 25 years after surgery for AIS” Acta Radiol 2001 Mar; 42(2): 187-97

    8.Mayo NE, Goldberg MS, Poitras B, Scott S, Hanley J. 1994 “ The Ste-Justine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Cohort study. Part III: Back pain” Spine, 19 (14): 1573-81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