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12歲女性在小學4年級時學校健檢發現疑似有脊椎側彎,經由X光確認,脊椎並沒有側彎(下圖左)。到了小六升國一時再次確認,脊椎已出現明顯彎度,側彎度數48度(下圖右)。總共2年9個月的時間,胸椎側彎度數惡化了48度,平均每個月惡化1.45度。
曾經接受過的治療
在醫院接受Schroth(施羅特/許瑞氏)呼吸運動療法,及一對一皮拉提斯運動約一個月左右,也製作全日型背架,但只在夜間穿著。2年9個月胸椎側彎惡化48度 |
主訴
我們於2019年8月31日為該個案進行評估,她主訴下背部有些微的酸痛不適,約有2~3個月,久坐會使症狀明顯,改變姿勢症狀就會消失。觸診評估
經由觸診發現她整體的關節柔軟度及活動度還不錯,腰椎相較其他部位關節活動較差,左、右腰肌有壓痛及緊繃,左腰較右腰明顯,右頸部肌群較左側緊且有壓痛感。
姿勢體態觀察
從正面及背面來觀察,些微的左肩高、骨盆偏向左側,兩側骨盆幾乎對稱,由側面的姿勢來看,頭頸部些微前傾、胸腔後倒、小腿過度向後伸直,所以看起來腰椎前彎明顯。X光片分析
該個案確診側彎時的胸椎側彎為48度,腰椎側彎為29度(下圖左),2週後再到醫學中心拍攝X光片,胸椎主彎變為44度,原本上胸椎沒有側彎,但側彎卻迅速發展為27度(下圖右藍色箭頭),腰椎側彎些微增加至31度(下圖右)。間隔2週拍攝X光片 上胸側彎在2週內發展 |
治療頻率
該個案於2019年9月8日開始,以每週2~3次的治療頻率開始接受治療進行被動治療所面臨的問題
進行被動治療時,該個案的腹部會用力向後縮、胸腔則是有相當多外開的力量,尤其是右側胸腔、左側肩膀向下、向內、右側肩膀則有向前及向下的力,這種力量的阻合不但會限制被動治療的進行,而且還會讓側彎的隆起處,更向外撐開,使兩側背部更加不對稱,對側彎的矯正治療相當不利。雖然在提醒下,該個案可以鬆掉一部份力量,但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在沒有提醒的情況下,她能放鬆且平靜的趴在床上接受治療,到目前為止,這個目標尚未達成。
進行主動治療所面臨的問題
該個案進行主動治療時的動作表現,受到情緒的影響非常大,只要是比較累或是沒精神時,整體的表現就非常不好,治療到第6次,該個案的整體的動作控制及表現明顯變好,而且在坐姿下,可以在我們引導進行脊椎的活動。在前10次的治療,她的動作表現非常的不穩定,不過在第10次治療過後,我們幫她進行姿勢體態評估,發現她的姿勢外觀已經比治療前還要來對稱。在後續的3次治療當中,整體的表現較為穩定,脊椎及關節的引導動作也較為順暢。
11月6日我們再次為該個案進行姿勢體態評估,發現身體可以維持在較直立的位置,但身體內部仍然用過多的力量維持姿勢。尤其是肩膀、肋骨、腹部及下肢,這些力量都傾向將身體向下拉,而順著地心引力,會讓側彎度數難以維持穩定。
直到她拍攝X光片之前,我們都一直試圖去修正她身體內部的力量,不過該個案並沒有辦法在站立姿勢下,察覺身體的力量,要在坐姿或躺姿下,她才能明顯的區辨這些力量。
該個案於11月13日至醫學中心複診,重新拍攝X光片,雖然我們知道該個案的側彎度數應該會有所進展,但無法確定進步的幅度,但就我們的標準來看,若她對於力量的掌控可以更好的情況下,應該會有更大幅度的進步。
矯正治療結果~胸椎側彎由44度降到31度 共進步13度
治療2個月胸椎由44度降為31度 |
實際比對各別的側彎角度,雖然主要彎度(胸椎主彎)、和次要彎度(上胸椎及腰椎)的側彎度數,都比治療之前還要來得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骨盆及腰椎的位置,該個案因為整體力量的協調控制不夠好,在試圖自我引導胸椎側彎到較好的位置時,無法同時鬆掉骨盆、腿部及腰椎的力量,導致這些部位產生扭轉,使得骨盆旋轉較為明顯,雖然腰椎總度數是減少的,但實際上的腰椎最傾斜的椎體,則是變得更加傾斜。
治療結果探討分析
這樣的治療結果,大概在我們的預料之中,在利用大腦學習訓練法進行動作引導時,該個案下肢、骨盆、腿部的力量就偏多而不自覺,就算經由提醒過後,也不會主動進行修正。這是在進行側彎矯正治療時經常面臨的最大難題,尤其年齡愈小的孩子,他們對於身體的控制、理解認知或治療動機,不像成年人或年齡較大的孩子來得好,當接受治療的人過於被動,沒有主動嘗試去活動身體,那麼他們將更難感受到身體內部是否有不適當的力量。
這個個案在矯正治療上的優勢
家長非常積極主動配合,他們能理解一開始在動作學習上的困難度,所以將每週的治療頻率維持在2~3次,另外家長也會要求孩子每天在家中練習並在旁陪伴,透過這種較高頻率的曝光練習,再加上孩子本身也願意配合執行,才是這個個案能在2個月左右成功改善側彎度數的關鍵。背架可能對側彎造成的影響
該個案因為發現側彎時度數已達48度,所以家長很快的安排製作背架,但因為她的上胸椎側彎在短短2星期左右就發展出來,所以家長一直很擔心穿著背架,是否會造成肩膀高低落差更大,或是讓上胸椎的側彎度數惡化(下圖)。穿著背架使胸椎第一節變得更加傾斜(藍色箭頭) |
我們可以發現穿著背架可以讓上胸椎的總度數降(上圖右),但實際的狀況卻是左側肩膀會被推高,藉由這種方式來改善胸椎的主要彎度,但卻讓胸椎第一節變得更加傾斜(上圖右藍色箭頭),頸部會被推到右側。
雖然背架廠商都會告訴患者,只要背架移除後,肩膀就會回到原來的位置,要家長不用擔心,但我們實際觀察穿著背架的孩子,在移除背架之後,也許肩膀的高低差會變小,但上胸椎的彎度一定會變大,只要是有上胸椎的彎度存在,兩側肩膀就一定不會平衡,另外也會大大提高了未來胸椎主要彎度矯正進行的難度。
到底該不該穿著背架?
這是非常兩難的問題,因為這個個案還處於快速生長階段,側彎度數還是有機會惡化。利用背架矯正側彎,通常改善了主要彎度,但卻犧牲次要彎度來進行代償。就長遠來看,背架矯正側彎的效果令人存疑,到最後可能僅能維持住主要彎度,而使上胸側彎角度惡化,也可能讓姿勢外觀變得更加不對稱。
所以家長決定只讓孩子在睡覺時穿著,而上面穿著背架所拍攝的X光片的結果顯示,矯正的效果不夠好,所以背架廠商又重新調整過背架,又將左側肩膀推往更高的位置,這也是家長對於背架心中最大的疑慮。
就脊椎側彎矯正的觀點來看,晚上睡覺時身體處於非承重的狀態,這時只是利用背架將身體擺位到逆轉側彎方向的方式,對於白天的姿勢影響應該不大,而這種大度數的脊椎側彎,僅在睡覺時穿著背架,對於側彎矯正的成效也相當有限,不過相對的對於姿勢的影響及傷害影響也最小。
就脊椎側彎矯正的觀點來看,晚上睡覺時身體處於非承重的狀態,這時只是利用背架將身體擺位到逆轉側彎方向的方式,對於白天的姿勢影響應該不大,而這種大度數的脊椎側彎,僅在睡覺時穿著背架,對於側彎矯正的成效也相當有限,不過相對的對於姿勢的影響及傷害影響也最小。
如何改善該個案未來的狀況
雖然該個案的側彎度數有明顯的改善,但現階段仍然相當的不穩定,而脊椎側彎矯正,不是只將身體外觀帶到一個看似比較對稱的位置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側彎患者的身體在一個新的位置時,使用身體力量的協調性。
以這個個案的狀況來看,她還是很常用原本習慣的力量在使用身體,即使她可以將身體帶到新的位置,但因為仍有舊有的用力習慣模式,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讓側彎回到原來的狀態。
所以脊椎側彎矯正的最終極目標,就是要完全修正掉不好的力量,以這個個案的狀況來看,她必需持續放鬆腹部、手臂、肋骨、及下肢的力量,否則未來將難以持續改善她的側彎度數。
要能成功矯正脊椎側彎並長久維持穩定,並不是只要讓外觀變對稱、或只是加強某一個脊椎面向的角度,而是要體態外觀在三度空間上達成平衡、更重要的是身體內部所有的力量也必需達到平衡,這樣才能確保側彎度數能被矯正的幅度最大、且所有的彎度都能同時變好、並能長久維持穩定,同時脊椎仍保有彈性,以減少或延緩未來產生脊椎不適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