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脊椎側彎是這麼一回事~修正6種似是而非的脊椎側彎矯正治療觀念


    1. 單純利用側彎的曲線類型來決定治療方針


    就如同進行治水工程,只利用側彎的曲線類型來決定側彎治療的方向,就像是在河流潰堤處堆砌大型沙包、安置抽水機等等,通常只能短期治標不能治本。所以若只進行制式化的訓練,不論是將類似側彎曲線的患者集中、或進行一對一的個別指導,會發現很難獲得一致化的結果,而且通常結果也不太令人滿意。

    而背架的製作原理,主要也是根據側彎的曲線類型來進行,但同樣穿著背架的效果也無法讓側彎長久穩定的變好,最好的情況下,就是在接受背架治療的初期,會看到側彎度數有短暫好轉的跡象,但最終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所以這種長時間針對側彎的曲線類型去進行的推擠治療,並非側彎矯正治療的解藥,僅能暫時減緩惡化的風險

    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運動,脊椎側彎治療,脊椎側彎類型, 脊椎側彎背架
    ALS是眾多不同側彎曲線類型的分類方式之一,主要用來協助背架製作

    而脊椎側彎的矯正治療是相當細膩的,側彎曲線的類型只是告訴我們側彎的結果,並不是用來當成治療側彎的公式,雖然目前所有的脊椎側彎治療,都無法改變脊椎側彎的病程, 但就像上面提到的治水一樣,我們雖然無法改變源頭水量的大小,但可以從疏通淤泥、引導水往其他地方疏散,以解決下游潰堤的問題。

    單純針對脊椎的曲線類型去進行治療時,或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看到效果,但只要累積的時間愈長,若患者本身不懂得控制身體、並引導脊椎活動,未來側彎的問題就會愈來愈嚴重。

    矯正脊椎側彎,最重要的不是強迫身體改變脊椎歪斜的方向,而是要能讓大腦感受到什麼是不經意的習慣動作及對側彎不好的行為模式,這樣才能真正減少導致脊椎停留在不好位置的力量及時間,然後再藉由讓大腦學習控制並進行自我導正脊椎,來達到改善側彎度數的目的。

    2. X光片上的度數是唯一評斷側彎的依據


    這點常常是製作背架的人會陷入的迷思,他們經常過度專注在X光片上的側彎度數,而忽略了體態外觀的平衡性。對於背架製作的人來說,可能穿著背架造成的體態歪斜是暫時的,甚至產生額外的次要彎度也是短暫的。

    但我們從實際案例發現並非如此,長時間穿著背架造成的體態歪斜,在移除背架之後,或許不見得很明顯,但穿著背架所產生的次要彎度、或讓原本的次要彎度惡化卻是永久的(請參考”脊椎側彎背架的迷思!迷失?-上脊椎側彎背架的真相-穿上背架後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

    另外,拍攝X光片是屬於靜態姿勢的結果,而人體在執行日常活動時,則是偏向動態的動作,所以真正要評斷側彎度數能否長久維持穩定,除了一定要拍攝X光片來協助確認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觀察側彎患者的動態動作,只有在執行動態動作時,都能良好的控制脊椎的位置,才能確保在靜態的姿勢下,側彎度數能長時間維持穩定

    3. 將姿勢體態外觀與脊椎內部(側彎度數)的變化視為一體


    姿勢外觀的變化,需透過觀察姿勢而獲得,而脊椎內部的變化,則需經由X光片來確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微妙,有可能兩者同步變好或變差,有可能一個變好、另一個沒有改變,也有可能一個變好、另一個變差,總之不能將2者的變化,理所當然地視為一體。

    所以在進行脊椎側彎矯正治療時,不但要詳細評估患者姿勢外觀, 更要了解脊椎內部的狀況及改變,兩者之間相互搭配,更能幫助我們調整側彎矯正的治療方向。

    下面幾張圖的側彎度數都是40度,可以發現他們的姿勢體態都不相同,所以體態外觀的變化,並不能代表脊椎內部的變化。

    脊椎側彎, 姿勢歪斜, 側彎度數, 脊椎側彎治療, 脊椎側彎矯正
    相同的側彎度數,不同的體態外型

    然而有很多不同治療理念的人,則抱持不同的觀點,當他們認定側彎度數難以或無法變好時,就會將治療目標放在改善姿勢體態,這時脊椎內部的變化就不在他們的考量內,所以他們也不會要求側彎患者一定要在治療前、後拍攝X光片,以提供脊椎內部的比較。

    但根據我們的觀察,就算接受了脊椎側彎矯正治療,雖然身體看似往好的方向進行運動訓練、姿勢外觀變好了,但側彎度數可能還是會變差,這就是脊椎側彎矯正治療的困難及盲點(下圖)。

    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運動,脊椎側彎治療,脊椎側彎類型, 脊椎側彎背架
    姿勢外觀的變化與側彎度數不一致

    當側彎度數達到某種程度,不管有沒有接受治療,似乎都會隨著年齡而漸漸變差,而進行側彎矯正治療時,若往好的方向過度施力,確實會影響脊椎本身的活動,這時定期的監測X光片,確認脊椎內部的變化就變得十分重要。

    所以脊椎的活動並不會完全跟著軀幹的方向進行,尤其當身體用的力量愈多,脊椎活動的幅度會愈少、 甚至受阻,這時有可能會出現身體背部的凹凸變平坦,但側彎的度數反而變差。

    只有在追求姿勢外觀、側彎度數、及運動時的施力,三者之間必需要保持平衡,不過度強求某個部份,才能確保姿勢外觀及側彎度數的變化,是往同方向進行。

    4. 將肌肉力量的強度視為穩定側彎度數的準則


    核心力量對維持身體的姿勢健康很重要,但這些力量的強度並非真正穩定側彎度數的關鍵,對於側彎患者來說,如何控制不要召喚出不該用力的肌肉,反而比加強訓練某些肌肉力量的強度更加重要

    這不但適用於脊椎側彎患者,也適用於一般沒有脊椎側彎的人,因為幾乎所有人都不會察覺到自己是否在做某件事時,身體正在不當的用力。這種我們身體習以為常的用力模式,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融合到生活。而不當的施力,會讓脊椎長久處於受力的狀態,即使將某些肌肉強度練得更強,只要不當施力的來源不消失,那麼再強的肌肉力量,也很難長時間撐住我們的脊椎。

    而且就算能夠用好的肌肉來進行施力,只要力量愈強、施力的時間過長,也會造成關節僵硬、肌肉緊繃而產生疼痛。(請參考:”原來力量太多也會造成酸痛不適!”)

    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運動,脊椎側彎治療,脊椎側彎類型, 脊椎側彎背架
    不論是好的力或是不好的力,只要施力的時間愈久或愈強,都會進入惡性循環,而導致疼痛


    5. 運動治療的矯正效果會自動轉移到日常生活


    一般進行脊椎側彎運動治療,是很難自動轉換並融入到日常的活動當中,就像是當我們學打網球,若是網球打不好,這時候若只針對某些肌群,在固定的姿勢下,重覆進行肌力訓練,其實這樣的練習,並無法確保能將網球打好。

    要將網球打好,一定要拿起球拍,進行揮拍練習,然後還要實際上場打球,藉由觀看自己或他人打球時身體的動作,去進行調整修正,透過實際執行該動作,不斷地練習,這是動作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

    而脊椎側彎的矯正運動也是如此,大部份的脊椎側彎運動,都是將軀幹和脊椎擺在拉長及攤開的一些特殊姿勢下、像是平躺、側躺、趴、坐、站、跪、側坐、側跪、甚至運用單槓、長桿等器具,加上手臂的輔助,去協助強化脊椎凹凸兩側的肌肉平衡,這種強化的效果,在這些特定姿勢下會有一定的成效。

    但只要當患者在執行動態的日常活動時,這種效果就難以維持,因為日常的動作當中,有很多是身體各部位同時進行動、靜態的組合動作,並非在進行側彎矯正運動訓練時,將很多部位都控制在良好的狀態下,讓脊椎易於維持在較好的位置。

    所以脊椎側彎矯正的終極目標,並非單一制式化的運動訓練、也不是長時間,刻意將身體擺位在某個位置就能做到。這個終極目標只有在側彎患者的大腦,能隨時偵測到身體在動靜態下的相對位置,並針對這些變化,適時地讓身體各個部位去進行調整及控制,使脊椎能隨時處在對的位置。

    就算脊椎可能短暫停留在不好的位置,也要控制用對的力量,儘可能減少脊椎及肌肉的負擔。

    這就像是在人體各個關節處安置了小天平,在大腦的運作下,能時時偵測並控制這些小天平達成平衡,直到這些反應不需大腦思考就能產生自動化動作,這樣才能真正將側彎的矯正治療融入到日常生活。

    6. 手術能完全終止側彎惡化


    側彎手術並不是脊椎側彎矯正治療的終結,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當身體面臨一個重大的手術,便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勢必要做一些調整來適應生活,有人需要調整多、有人需要調整少,就能適應良好,甚至有一部份的人可能會難以適應,而後悔接受手術、或再次接受手術。

    側彎手術雖能在短期內,大幅改善側彎度數,而且側彎手術的器具隨著時代不斷的改進,聽起來似乎更讓人安心,因為不管如何,最後還有手術可以幫忙改善脊椎側彎。但只要脊椎側彎手術的原理沒有改變,側彎手術的節數愈多,未來出現疼痛不舒服的機率就愈高(請參考”脊椎側彎矯正手術失敗了嗎?何時該移除脊椎內鋼板固定物、移除內固定後會失去多少矯正後的側彎度數?”)。

    另外矯正後的側彎度數也不保證是永久不變的,極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消失,根據文獻的記載失去的矯正率從3%~17.5%。有人針對術後側彎患者進行20年追蹤,發現平均每年惡化0.2度,也有人術後追蹤5~15年,提到側彎患者平均會失去7~17度的矯正度數。

    根據筆者實際遇到的術後案例來看,下面這個個案在14歲時,因為矯正側彎而開刀,側彎度數由50度降為35度,但在術後31年,她的側彎度數幾乎又回到原本狀態,變為49度。

    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矯正, 脊椎側彎手術失敗,脊椎側彎治療,脊椎側彎手術,脊椎側彎開刀
    45歲女性在國中時接受側彎手術,31年後並未維持住矯正後的效果

    這個個案才45歲,我們無法確定她的側彎是否還會持續惡化,但推算這31年來,她的側彎度數平均每年惡化0.45度。若以台灣女性平均壽命84歲來計算,到時候側彎度數可能會再惡化17.55度,變為66.5度。手術之後不但側彎度數無法永久維持,而且還必需承擔側彎手術後對脊椎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所以脊椎側彎會一輩子跟隨著側彎患者,如何學會在彎曲的脊椎下,有效率的運用身體、並儘可能地減少脊椎的壓力,讓脊椎側彎維持穩定,是所有側彎患者(包括已經接受過側彎手術者),都需用心體會並執行,這樣才能和側彎和平共存,不讓側彎有機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傷害我們的身體。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